一眼,然后轻轻地将信纸折好,放进口袋里。她站起身,对着孔留根深深鞠了一躬:“谢谢少爷,您的大恩大德,我杨春芝永生难忘。”
孔留根看着杨春芝渐行渐远的背影,心中五味杂陈。毕竟,自己吃了她十多年的奶水,如今把她偷偷卖掉,从此一别两宽,人生再也不能相见,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儿。
马车就在外面,杨春芝收拾好自己的东西,急匆匆坐上车。车夫扬鞭吆喝,一匹枣红色的公骡子拉着马车撒腿跑开。
此时正是牛羊回窝,小鸡上树时分,村里人吃过晚饭,开始上床睡觉。孔家大院的人基本都在屋里灯下各忙各的事儿,对于孔家少爷和杨春芝的所作所为,大家都没有察觉。不过,有两个人在暗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。一个是喂马的槽头陈,一个是管家刘汉山。
槽头陈观察的不是少爷孔留根,而是杨春芝。他和奶妈有一腿,好了几年了,杨春芝一举一动他都很关心,好像自己的老婆一样。杨春芝和孔留根单独相处,他心里打翻了醋瓶子一样,看到杨春芝情绪波动很大,眼泪婆娑的,知道杨春芝肯定有事儿。杨春芝跟着孔留根出了大院,坐上马车走了,槽头陈知道坏事,赶紧找管家刘汉山。
刘汉山在暗中观察着孔留根的举动,他知道孔留根与两个丫鬟失踪有关联,就是没有抓住证据。今天看到孔留根悄悄回来,断定这小子又会干什么事儿,就躲在屋里观察他。看到孔留根带着杨春芝走了,知道这事儿他做成了,而后推出自行车,准备追赶马车。
槽头陈慌慌张张跑进来,和刘汉山撞个满怀。“刘管家,杨妈妈坐马车走了。”
刘汉山推开他:“我这就跟着去看她去哪里,你去和东家说。”
槽头陈点头如捣蒜,急忙转身去寻东家。刘汉山则匆匆步出大门,瞥见远处杨妈妈那辆马车的车辙痕迹,他紧步追上。心中却是波澜起伏,不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意味着什么。
刘汉山快步跟上马车,眼见它缓缓驶出了村庄,往着通往城里的官道而去。他心中不禁疑惑,杨妈妈平日里都是深居简出,今日怎会如此匆忙离开?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?
马车渐行渐远,刘汉山心中越发焦急。他深知杨妈妈在东家心中的地位,若是她出了什么岔子,自己恐怕也难辞其咎。他加快了脚步,尽量跟上马车的速度,心中默念着,只希望一切平安无事。
马车突然停了下来,刘汉山心中一紧,急忙赶上前去。只见杨妈妈正坐在马车上,脸上带着几分苍白和憔悴,看到刘汉山过来,她微微点了点头,示意他过来。
刘汉山走上前去,问道:“杨妈妈,你这是去哪里?东家还在家里等你呢。”
杨妈妈叹了口气,缓缓说道:“我有急事需要进城一趟,恐怕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。你回去告诉东家,让他不要担心。”
刘汉山心中疑惑,但也不敢多问,只能点头称是。他目送着杨妈妈再次启程,心中却是不安地想着,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
马车继续往前走,刘汉山等了一会儿,保持一定距离跟着马车,要弄清楚他们到底去哪里。
马车在青石路上颠簸前行,渐渐驶出了村庄,进入了茂密的树林。刘汉山心中更加疑惑,杨妈妈平日里很少离开宅院,更别提独自进城了。这次连夜出来,也不是她回家的路,这是要到哪里去?
树林中,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,形成斑驳的光影。马车在光影中穿行,发出轻微的响声。刘汉山紧紧盯着马车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过了那片森林,马车来到黄河滩一个很大的院落。刘汉山感觉到这里来过,记不清是什么地方。后来想起来了,这里过去是老抬的一个聚集地,落脚点,后来宋桂伦当县长,一个亲戚来兰封县半路被抢,宋桂伦派兵攻打,老抬们再也不敢往这里藏身,这个院落逐步废弃。
杨妈妈下车后,向四周张望了一下,匆匆走进了大院。
刘汉山站在远处,看到大宅院里灯火通明,门口有人持枪站岗,还有周围游动哨兵,知道这里面人不少,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。
夜色下,大宅院的轮廓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肃穆。门口持枪站岗的士兵眼神锐利,他们像是守护者,确保着这片土地的安全。而周围的游动哨兵则如同游走的幽灵,悄无声息地守护着每一个角落。
杨妈妈深吸一口气,调整好自己的情绪。孔留根刚才悄悄告诉他,这个院子里有一位得道高人,医术精湛,他出山就可以医治好你妈妈的病。当她走到门口时,一个士兵走上前来,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她。杨妈妈深吸一口气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坚定:“我是来找刘老爷的,有重要的事情要谈。”
士兵闻言,眼中闪过一抹疑惑,但很快恢复了警惕。他并未立刻放杨妈妈进入,而是转身通报宅院内部。不久后,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急忙赶来,引领杨妈妈进入大宅院。
宅院内,气氛同样紧张而庄重。刘老爷端坐在一张巨大的红木桌前,眉头紧蹙,似乎在深思熟
第171章 他把奶妈给卖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